一水两岸,山沟幽静,落日返照,溪流弯曲,山峰屹立,蔚为大观……
这是我国最早的独屏山水图。因我国传世山水画中罕有唐代著作,这幅山水图显得更为宝贵,一问世就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热切重视与评论。
这幅岩画为通屏山水,制作于墓室北壁,取俯瞰式横向构图。能够看到,在赭赤色画框内以红彩画出一轮红日,光辉穿透云层照耀着两边黑彩描绘的山崖,怪石嶙峋的崖间绘有两座高台,上有四面打开的茅草亭,亭间潺潺溪流弯曲而过,周遭树木蓊郁葱翠。
整幅画运用纵横交叉参差的山石沟壑,展示崇山峻岭的深度空间。其构图阔朗、笔法粗豪、设色简略,是我国山水画开展至隋唐时期趋于老练,成为独立画种的重要例子。
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三大门户之一,其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平远、高远和深远的“三远”法构图,侧重适意,多描绘峰峦起伏、云山烟树、怪石苍松等,展示了人对天然的接近和敬重,对平缓闲适日子和超凡脱俗心境的寻求。这样共同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使我国古代山水画在国际绘画史上别出心裁。
我国山水画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汉至魏晋时的画像砖也呈现过山水画面,但前期山水仅仅画中布景,并不是被画家独立创造的目标。
在这幅岩画被发现之前,人们普遍以为我国山水画独立成科始于魏晋时期,而唐代岩画中山水多为装点。比方懿德太子墓等高等级墓中的山石树木图,都是作为主画面的烘托而存在。
但韩休墓山水图的性质已由墓葬装修变为绘画著作,填补了我国山水画开展短少的部分。
有学者深入研讨后以为这幅山水图正是盛唐盛行山水画的图式,画面表现了其时所盛行的隐逸主题,迅疾的笔规律表现了盛唐崇尚自在洒脱的风格。韩休墓山水图的图式、笔法再现了一种盛唐范式,它实在的价值并不在于绘画技法的凹凸,而是图中藏着彼时盛唐长安画家的人生轨道与山水画生长轨道。
·乐舞图
从业近40年的时刻,陕西前史博物馆研讨馆员、国家“收藏岩画维护修正与资料科学研讨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杨文宗修正各类文物上千件,担任揭取搬家、修正加固过的不同朝代岩画达数百平方米,其间就有许多唐墓岩画。“但像乐舞图这么大幅面的满绘岩画,画作中人物多、幅面大、内容体裁丰厚、极具研讨价值的岩画十分稀有。”时隔多年,他仍记住初见乐舞图的震慑。
韩休墓岩画乐舞图,是迄今发现的最为无缺的大型唐代达官高贵私家乐舞图,也是近年发现幅面最大且为满绘的稀有唐代男女对舞图,仍是全国初次发现的双乐队双人合舞方式的乐舞图。
这幅岩画中有一支胡汉稠浊、中西融合的乐队,左边为大唐女人乐队,演弹琴、笙、卧箜篌和决定等传统乐器,右侧为胡汉混编的男性乐队,持有筚篥、琵琶、铜钹、排箫等乐器。乐队前有花草杂石,后有树木竹林盘绕,场间还有一男一女合乐起舞,表现了中西文明交流的生动场景。
其画面全体布局疏密有致,人物神态、姿势及乐器、树木等生动形象,精确再现了唐代私家乐舞的场景,对研讨我国古代音乐史、美术史甚至中外文明交流史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