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白叟离家47年未归,阳新村干部化身“寻亲小组”助团圆

liukang20241天前精品吃瓜869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倪胜林)亲兄弟离别47年,再会已是古稀白叟,紧紧相拥老泪纵横。11月20日上午,湖北阳新县人民医院12楼胸外科35病房,黄冈市浠水县76岁白叟夏木宁在见到71岁的弟弟夏柏华后,忍不住抱头痛哭。
“我现已做了两次大手术,要不是你们协助,这辈子怕是再也见不到弟弟了!”夏木宁泪眼婆娑。
与弟弟相认后,夏木宁拉着阳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枫林镇南城村第一书记石裕国的手,由于激动而不断哆嗦。
夏木宁家人向村干部送锦旗。 通讯员 供图
“挣了钱,买个收音机就回家”
在阳新县枫林镇南城村,夏柏华是谜相同的存在——
几十年前,他来到这儿后就再没脱离过。乡民问他为何不愿意回老家,他总是答复:“挣了钱,买个收音机就回家。”
40年过去了,夏柏华在这儿落户,并成了当地一名特困供养白叟。
“我在1983年到南城时,夏柏华就在枫林镇一些煤矿打零工。”本年73岁的包金华是黄冈市团风县人,其时和许多同乡相同,他来到阳新县枫林镇打工,并在这儿安家落户,曾和夏柏华是街坊。
同为老乡,口音相同,包金华对孤苦伶仃的夏柏华分外照顾。老包金华回想,1983年,他来到枫林镇时,夏柏华也刚到不久,后来当地煤矿关停后,夏柏华就借住在原枫林供销社南城供销分店食堂,协助当地乡民干些力气活过日子。
“干活力气大,但不爱与人往来。”包金华说,夏柏华年轻时能挑起200多斤的担子,他人两天能干完的活,他不到一天就能干完,从不“耍滑头”,所以,当地请他干力气活的人特别多,凭着结壮肯干,夏柏华倒也衣食无忧。
“夏柏华到枫林镇时刚只要30岁。”南城村原党总支书记刘友志说,夏柏华很真实,乡民很喜欢他。美中不足的是,夏柏华一字不识,又是一口浠水方言,交流起来困难。
南城村党总支副书记柯善庆说,夏柏华一向茕居,跟着年纪增加就干不动膂力活了。2004年,村干部为其办理了南城村户籍,不久,又帮其申请了特困供养。
2017年,夏柏华又住进南城村为其建筑的一室一厅一卫的易地搬家房。
就这样,夏柏华从一名落魄的矿工,成了南城村乡民。
病床之上思亲人
“枫林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每年都会给夏柏华送来不同时节的衣物和床被。”
村干部柯晓瑜说,夏柏华在易地搬家房周围种了一些蔬菜,自给自足,小日子过得还算能够。
天有不测风云。本年9月份,夏柏华感觉嗓子吞咽食物困难,村干部带他去阳新县人民医院查看后,被确诊为食管癌中晚期。
得知病况后,城南村干部和枫林镇民政办干部当即联络,协助办理了住院手续,并派其街坊陈新式全天候在医院陪护。
“想回家,回去……”
入院第二天,南城村党总支书记柯尊雄前往医院探望时,发现躺在病床上的夏柏华总是想念着“想回家”。
柯尊雄说,看望完夏柏华预备脱离时,对方却一把拉住他,明晰地表达“想老家想亲人”。
夏柏华一向讲浠水方言,让村干部大多数都听不懂,但这次,当他表明想找老家亲人时,柯尊雄听懂了。
“老家有哥和姐。”夏柏华说,自己老家是黄冈市浠水县五四大队人,其他信息记不起来了。
浠水县和阳新县隔江相望,为何这些年夏柏华没回过老家?
面临村干部的疑问,他缄默沉静很久后才吐出几个字:“没挣到钱”。
夏柏华躺在病床,与儿时玩伴有说有笑。 通讯员 供图
村干部化身“寻亲小组”
“9月底,咱们开端协助寻觅,由于信息有限,跑了许多的冤枉路。”南城村干部刘耀富说,为完结白叟愿望,他们成立了一个寻亲小组,开端了寻亲之旅。
40多年的时间跨度,其哥哥姐姐是否在世?
“咱们打听到浠水竹瓦镇曾经有个叫‘五四大队’的当地,但却查不到夏柏华的姓名。”刘耀富等一行人赶到竹瓦镇打听到,“五四大队”已改名为王岗村,到当地派出所查询后被奉告,浠水县辖区内本来共有6个“五四农场”,分别在该县4个镇区。
“没办法,咱们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个一个地筛查。”刘耀富告知记者,他们环绕“五四农场”这个要害信息,一个个摸排。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26日,寻亲小组在该县汪岗镇朱泗桥村发现,该村有一个失踪多年的叫“夏柏华”的人。
“还活着呢?咱们都认为他死了,90年代就把他户口注销了。”当寻亲小组拿出夏柏华的照片时,朱泗桥村一名村干部一眼认出来。
这名村干部介绍,夏柏华的确有哥哥和姐姐,其姐姐多年前逝世,哥哥夏木宁刚做完手术,也在医院恢复医治。
“哥哥刚做了手术,这是第2次手术了,等出院了就来看你!”病床上的夏木宁时传闻弟弟还在人世,通过手机视频,他看到相同躺在病床上的弟弟,忍不住老泪纵横。
离别47年,哥哥夏木宁(左)与弟弟夏柏华相聚在病房,都已是古稀白叟。 通讯员 供图
通过近一个月的尽力,寻亲小组总算协助夏柏华找到其哥哥,复原了他终身时间线的故事。
夏柏华出生于1952年,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儿。1974年,其妻子带着幼小的女儿离家出走,至今没有信息。
两年后,受婚姻冲击的夏柏华与同村人一起到江西,在一个小煤矿挑煤为生。
几年后,他流落到阳新县枫林镇,持续靠挑煤挣些菲薄的收入糊口。
这些年,靠打零工过日子的他感觉口袋空空,无颜回老家见自己的亲人,所以只想悄然无声流落在外。
本年9月份,夏柏华被确诊为食管癌中晚期,住院期间一向闷闷不乐。身患沉痾躺在病床上的他,忍不住怀念老家,怀念亲人。
这些年来,虽然亲人只要一江之隔,但夏柏华从未打开心扉,直到看到周围病友都有亲人相伴,心感悲惨的他才开口向看望他的村干部表达心结。
这些年,与夏柏华一起出来的伙伴连续返乡,而他却挑选留在枫林镇。他还明晰记住,脱离老家的时分,是1976年的春天。
“我亲眼看到了阳新县、枫林镇和南城村的干部对弟弟实真实在的关爱。”
11月20日,夏木宁恢复出院,第一时间带着家人和弟弟儿时的玩伴,一行10人仓促赶到阳新县。
见到弟弟,夏木宁泪目了;看到干部和乡民们没有将弟弟“当外人”,他又畅怀笑了。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极目寻亲|“混欠好我就不回来了!”这一走,竟是十一年

极目新闻记者 孙泽宇视频剪辑 胡祉祺通讯员 张敏 闻期骏 吴盛昊01:412011年,武汉新洲新集村乡民陈中全毫无预兆,离家出走,一走便是十一年,杳无音讯。从80岁盼到91岁,他的母亲漆国华以泪洗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