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或愉快或柔软的背景音乐律动,不时跟各国运动员打招呼互动……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的300余名学生组成的“标兵团队”,展示了我国青年一代的芳华面貌。跟教育小微一同来看——
在约100分钟时长的开幕式扮演中,运动员进场式是最长的一个环节,有40多分钟。这也意味着,为运动员指示行进路线的“标兵”是参演人员中在场时刻最长的。
学生们组成的“标兵团队”,展示了我国青年一代的芳华面貌。
紧记30多套动作,饱尝膂力和脑力两层检测
“标兵便是标识方位的兵,咱们的任务便是在运动员进场式这个环节,给运动员标识和指示行进路线。”1月28日,在清华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以诺短小精悍地给自己的作业下了一个界说。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以诺是许多“标兵”之一。
事实上,“标兵”的任务远比刘以诺所说的短短几十个字要重得多,他们不只要引导各国运动员走在正确的行进路线上,还要担任用丰厚的肢体动作表达我国青年一代的芳华与生机,展示我国人的热心。
“我中学时便是校园的领操员,也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性格开朗的刘以诺在奥运会开幕式扮演中十分放得开,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自傲。
但即使是像刘以诺相同有着丰厚的活动阅历,“标兵”们在练习之初仍然累到“喘不上气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研二学生耿世其说,自己从2021年10月份开端进入练习,“最开端说可能要跳一个小时,但我想着无非便是蹦蹦跳跳,有什么累的?”
没想到“打脸”来得分外敏捷。“没多久就来了一位比较严厉的导演,教了咱们一套动作,我跳了三四分钟就觉得喘不上来气了。”耿世其和同学们这才意识到,这40分钟的“蹦蹦跳跳”并非易事。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研二学生耿世其表明做“标兵”对膂力和脑力都是检测。
更难的还在后头。
在开幕式中,整个运动员进场式进程会播映十余首歌曲,每首歌曲都有一两套动作。而在练习中,“标兵”们要记住的动作更多。“开幕式扮演是最终选择出来的展示度比较高的动作。练习的时分得学了有30多套动作吧。光记住动作就特别检测脑力,由于不只要记住动作,还要记住先后顺序。”耿世其表明,这是对膂力和脑力的两层检测。
双手在胸前穿插,拍两头胯部,拍手、做点赞手势,最终双手向上翻开……在我国运动员进场时,“鸟巢”内响起了《歌唱祖国》,跟着歌曲节奏,“标兵”们也开端跳一套新动作。
耿世其说,别看动作很简略,但便是这一套简略的动作,要留意的作业还有许多,“比方手向上,手臂要伸直、打开的视点是45度。有时分尽管咱们看起来是面向观众的,但其实也有回身的动作。”
即使是在摄像机拍不到的当地,动作也不能大意。“有一个接连拍掌的动作,咱们的脚步动作其实也是会向左向右不停地变,但其实假如说在电视机前看的话,你甚至都留意不到脚。可作为标兵来讲,咱们有必要得把动作完好出现出来。”
与此同时,“标兵”们还要穿戴厚厚的衣服、戴着防护更严密的N95口罩扮演。
“其时气候还没有很冷,穿上服装很热,又是蹦又是跳,口罩也不透气。”刘以诺回想第一次试装扮演,40多分钟撑下来,觉得特别累。
练体能、记动作,幻想自己是“充气玩偶”“小天鹅”
体能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好在刘以诺和耿世其都有很好的“根柢”。
刘以诺是学院足球队和排球队的成员,高高壮壮,“清华自身有很好的体育传统,体育练习的气氛也很稠密,我自己平常也常常跑步健身。”
“咱们每年都有一个冬天长距离跑。2021年有‘一二九’长距离跑,学院鼓舞咱们跑完129公里打卡。”耿世其在一个月之内跑了129公里,均匀每天4.16公里,“我也是受这次活动的影响,根本上坚持了长距离跑的习气,一向坚持到现在,每天晚上都会跑三公里左右。”
也正是得益于练习身体的习气和参加此次扮演的许多练习,耿世其已比上一年10月前瘦了十斤。
体能强化之后,再来做这套动作,就会很轻松。“练习的次数多了,即使是穿戴很厚的衣服,也渐渐习气了。”刘以诺说。
关于记动作,耿世其自有诀窍,“刚开端就像跳广播体操相同,十分呆板。由于那时对韵律、乐感、节奏都没有什么概念,就数八拍记。但是有了音乐之后就不相同了,我就跟着歌词、数着节拍记。差不多两周时刻就能记住一切的动作,根本不太出错了。”
“导演告知咱们动作做错了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灵活应变。”耿世其表明,导演教他们,假如错失一个动作要及时跟上节奏,或许一差二错,直接跟运动员或许观众互动打招呼,调整自己的节奏,直到跟上其他人的动作,“不要介意动作错了,一定要展示出咱们欢迎各国运动员的状况。”
为了展示生动、愉快、生气勃勃的我国青年形象,导演还特意调整了指令传达的方法。“最开端咱们在鸟巢扮演的时分,导演总说咱们动作太僵了。后来给咱们指令的时分就说,‘你们现在便是一个充气玩偶,要左右摇一摇’,或许‘你们现在是小天鹅,要跳一跳’。”刘以诺表明,听到这样心爱的指令,不由得幻想各种心爱的画面,动作也变得心爱了起来。
开幕式扮演中,“标兵”们都戴着口罩看不到面部表情。但在练习中,他们的表情却被“细抠”了许屡次。
“其时咱们还在清华体育馆练习,导演让咱们不做任何动作,就站在那里笑,大笑十分钟。”耿世其表明,其时许多同学由于互相不太了解,对导演团队也比较生疏,很难诚心坚持大笑。坚持不下来的时分,导演就会走到学生面前打气,“一定要显露8颗牙齿地大笑。”耿世其和小伙伴们渐渐地把笑当做了一种练习,也在扮演中传达出了高兴的气氛。
戴着口罩看不到表情,为什么还一定要坚持浅笑呢?耿世其解说说,“由于笑的时分眼睛是有光的、眼睛是有弧度的,看到的人就会感受到咱们传递的热心。”
“冬奥也是一门很好的选修课”
从开始的每周几小时到每周两天再到随时机动预备练习,2021年10月至今,“标兵”们把周末韶光都留在了一次次排练中。
“我上学期有一门法令诊所的课,在周六上午,每两周上一次课。练习也刚好在周六,但命运比较好,两头各请了一次假,然后也顺畅结课了。”刘以诺表明,为了完结此次自愿活动,自己在学业上也有部分无法统筹,“退了两门选修课,但不会影响我大学期间要完结的学分任务。”
在刘以诺看来,冬奥也是一门很好的选修课。“我记住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调查冬奥会的筹办作业时,跟自愿者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可以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自愿服务是人生可贵的时机’。”刘以诺表明,自己参加此次“标兵”任务,便是一次生动的学习教育,自己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以最生动最直接的方法感受到自己和国家命运的严密相连。
每次听到鸟巢中响起《歌唱祖国》,刘以诺都不由得在心里唱出来,“这是咱们的‘第二国歌’。心境真的特别激动。清华大学一向倡议学生要上大舞台干大工作。在我看来,冬奥便是一项大工作,咱们以‘标兵’的身份在鸟巢扮演,便是在大舞台上干大工作。”
耿世其一向没能告知妈妈自己在做什么。“她只知道我参加了自愿服务,但不知道是什么。”耿世其只告知妈妈,可以在电视前面守着看开幕式扮演,“我会跟你招手。”
“我不只是在向现场的运动员招手,也在向我的爸爸妈妈、我的亲人招手,在向全我国、全世界人民招手。”每逢想到这儿,耿世其的心底就会升腾起很多温暖,就觉得任务荣耀、责任重大,“累也要一向坚持下去,把最好的一面出现给咱们。”
刘以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出生于2001年,这一年7月13日,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行权。刘以诺在全民迎候奥运的气氛中长大,2019年,刘以诺正式进入清华大学,在入学之初就报名成为一名冬奥储藏自愿者。
耿世其是四川绵阳人,出生于1998年。北京举行2008年奥运会时,他刚刚阅历了汶川大地震。在灾后简易的帐子里,围着电视,耿世其和小伙伴们为出现在开幕式中、其时9岁的四川抗震小英豪林浩喝彩。彼时,他曾亲自体会到“我国人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可以战胜,最终仍然可以举行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也曾愿望自己能再在我国看一次奥运会。
曾在屏幕前喝彩雀跃暗暗立誓的少年,现在登上了冬奥开幕式的大舞台,对刘以诺、耿世其而言,儿时的愿望已然成真。
文字|杨菲菲、汤文昕
来历 |新京报客户端,转自首都教育微信号
更多教育信息